洪迈历40年心血写的随笔,为何会成为毛主席生前看的最后一部书
发表时间:2023年05月01日浏览量:
洪迈:霜风净田野,鸿落有余声友人赵工寄来一套精装本的《容斋随笔》,此书我是只知其名却从未读过,遂花了足足一个月时间,大致浏览了一遍,感受嘛,三个字,好累人。这部书是毛主席生前看的最后一本书,时间是1976年9月8日5时50分,在老人家遍身充满种种医疗管线之时,还让事情人员为他读了37分钟的《容斋随笔》,十多个小时后,一代伟人便与世长辞,此事见于其时为毛泽东治理图书的徐中远之回忆文章。此书的作者为宋代洪迈,说起这洪氏一族的名人可是多多,在我的印象中,一身正气的嘹亮吉,“南洪北孔”的洪升,固然,另有洪秀全及洪承畴等等,着实了得。
至于这位洪迈,我除了知道他所著的这部书外,其他皆茫然中,但因为不知何时曾读过一首讥笑他的诗,所以对他的印象很欠好,也一直没有特别地关注过他。洪迈被拘留,稽首垂哀告敌仇。
一日忍饥犹不耐,堪羞!苏武争禁十九秋?厥父既无谋,厥子安能解国忧?万里归来夸舌辨,村牛!好摆头时便摆头。这是当年在太学生中普遍流传的一首词,调寄《南乡子》,对其时出使金国的洪迈极尽挖苦之能事,并将其与汉之苏武举行对比,更具讥笑意味。他的父亲洪皓曾出使金国,被扣留15年后刚刚得归,效忠尽节,被后人称为“宋之苏武”;厥后金人又遣使来朝,高宗赵构遂派洪迈出使,欲将二帝陵寝回归,但金人以宋国书中未以臣礼相交,坚持要改为“陪臣”方可攀谈。
洪迈不允,于是金人将其关押,并隔离一切供应,原文为“既而金锁使馆,自旦及暮水浆不通,三日乃得见。”至于为何三日后“乃得见”,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,正史无载,但其时的民众应该是听到见闻,认定洪迈是做了对不起大宋之事,再加上他回来后四处夸耀自己在敌国的功劳,于是,太学生们作词讥笑他。
只管正史语焉不详,但他应该是屈服了,至于到什么水平就不得而知了;因为他回来后不久即遭言官弹劾,理由是“使金辱命”,旋被刚即位的孝宗罢官,而史上未见洪迈有任何反驳,看来定是属实,所以,完全可以说,这是他一生的污点。洪迈,字景庐,号容斋,江西鄱阳人,进士身世,历起居舍人、校书郎等职并兼修国史,后官至翰林院学士、资政医生和端明殿学士,官及宰执并封魏郡开国公,年80卒,谥号“文敏”。他出生官宦世家,自幼智慧异常,《宋史》载其为,“幼念书日数千言,一过目辄不忘,博极载籍,虽稗官虞初,释老傍行,靡不涉猎。”洪迈天资聪颖,且学习受苦,他曾“手书《资治通鉴》凡三。
”若我等之人,能看一遍已是不易,这誊录三次得需要多大的毅力,所以,如此的学习态度,也为他日后在文学上取得成就,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这洪氏的官宦一族可真是了得,洪迈的父亲及两个哥哥不光皆为其时的大学者,而且都曾官居执宰;而他本人亦属朝廷中的强硬派,坚持“土疆实利不行与”的外交政策,他出使金国也是自告奋勇而为,惋惜,三天的“自旦自暮,不给饮食”,他便屈服了,究竟,他没有文天祥那样的节气。不外,以他的名声,朝廷还是很看重他的,其时的孝宗天子在罢黜他的第二年便重新启用了他,去江西赣州当了知州,从他在赣州的作为来看,还是一位亲民又有能力的好官。
厥后,他又去了福建建瓯及浙江金华为官,无论他在那里,都在努力为民众谋福利,他重视教育,大兴学业;他修建水利,造福一方;他修缮武备城池,随时准备迎击入侵之敌,这一切都获得孝宗首肯和嘉许。但他又是以文名动四方,厥后孝宗径直将他如回京任侍讲,同时入翰林院修国史,深得孝宗信任。厥后的他是一路高升,任龙图阁学士,最后是在端明殿学士上致仕,直到去世,被追赠光䘵医生。可以说,他的一生除了那次出使金外洋,都是一帆风顺,很是风景,在偏安一隅的南宋朝,借着绍兴和议带来的短暂宁静,以文章取盛名,进而能“跻贵显”,也实在不是件容易之事。
洪迈学识渊博,著书极多,被称为“治学通儒”,他除了完成官方交与的编撰国家丛书外,自己独立完成的著作亦是极多,如《野处类稿》、《万首唐人绝句》和《夷坚志》等等,固然,最为重要和著名的,当属《容斋随笔》一书。他一生都在念书,且涉猎广泛,每读一书或有心得,便随手记下,日积月累,聚沙成塔,竟也写下了不少,厥后便将其荟萃成册,以其号容斋为名,遂成《容斋随笔》,共5集,凡74卷。
“余老去习懒,念书不多,意之所之,随即纪录,因其先后,无复全次,故目之曰随笔。”这是洪迈在《容斋随笔》卷首作的说明,可以说,这部书的写作是与他一生相伴,分门别类地不停举行充实,据其自述是历经40年时间,履历的时间之长在历史上是少有的。
这一方面是自己条记的特点所决议,另一方面也是需要充实的时间,安宁的情况,以及坚韧不拔的努力,固然,最重要的是生命能保障有足够长的时间,而具备这些条件并取得结果的,除洪迈外,当是不多。《容斋随笔》读来很轻松,完全没有读南宋史时的那种极重感,它内容庞杂,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诗词歌赋,从人物到自然,从学术到见闻,无所岂论,无所不评,不光考订出许多前朝各种的谬误,而且有着自己的看法。特别是其中考证的,自汉唐以来的历史名实、政治和经济制度,很是准确,是中国历史的重要佐证资料,所以,堪称有宋以来的百科全书。这又是一部研究宋史的重要书籍,不仅对正史能拾遗补缺,而且对后世也发生了极大的影响,故而此书被《四库全书》推为“南宋条记小说之冠”。
虽说这是一部条记体的作品,但读时就如同是浏览一部文学作品,其文字之优美简练,使得读者不光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,也似在史学的森林中穿梭,是一部不行多得的好书,正如明人对此书的评价:“此书可以劝人为善,可以戒人为恶;可使人欣喜,可使人恐慌;可以增广见闻,可以澄清谬误;可以消除怀疑,明确事理;对于世俗教养颇有裨益!”惋惜的是,及至清代编撰《四库全书》时,谁人纪大烟袋纪晓岚,凭据其时的风向和禁忌,对此书作了许多的删减,而现代能见到的这部书,都是由此翻版,所以,我们现在读到的《容斋随笔》,至少是不完整的,但也足够如我这等人消化了。作为一部“垂范后世”,具有很高历史和文学价值的作品,自然会深受毛主席的重视,早在延安时期就曾致函谢觉哉老先生说:“《容斋随笔》换一函送上。”而且谢老在其日记中,多处都记有读此书的心得。
这部《容斋随笔》毛主席不仅曾赠送给他年轻时代的挚友周世钊,而且也一直是他的枕边书,纵然是外出巡视时,也指定要带上这部书,可见此书在毛主席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,这也是一代伟人所读的最后一部书。院落深沉,池塘寂静,帘钩卷上梨花影。
宝筝拈得雁难寻,篆香消尽山空冷。钗凤斜欹,鬓蝉不整,残红立褪慵看镜。
杜鹃啼月一声声,轻易又是三春尽。宋朝是一个歌词大盛的时代,尤以词学成就最高,虽是作为“诗余”,但文人少少不涉及于是的,作为文学大家的洪迈自然亦有词作传世。这首《踏莎行》应该是他词作的代表作,如果按气势派头分,当是沿宋初时的晏欧一脉。
院落、池塘、帘钩,配之以帘幕低垂和梨花照影,将一个清冷双空旷的场景下的女子落寞的心境,如影戏慢镜头般地一一摇出,宝筝和熏香,似有声色,却又越发地增添了主人公心中无尽的惆怅,雁难寻,山空冷,怎一个凄凉了得。上片是借景抒情,下片则通过对女子容貌的形貌,将一个云鬓不整,钗凤斜插懒对镜的寥寂女子,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眼前,最后在不如回去的杜鹃声中,苦挨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春天,将那女人最优美的时光,都付与了无尽地忖量中。
在宋时一堆的诗词作者中,洪迈并不着名,可以说他是文人而不是诗人,可是,他有一首诗却是人人皆知,险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。久旱逢甘雨,他乡遇故知;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。这是中国民众广为接受的人生四大自得之事,可谓脍炙人口,流传甚广,只是人们都将其作为俗语,而无人识得它最初的泉源了。观洪迈的一生,他能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,又能在为官地方时造福于民,历经高宗、孝宗、光宗、宁宗四朝而不倒,足见其具有相当的政治智慧了;而他又是一名睿智博闻,勤奋著述的学者,在其时应该是谁人时代无论是为官或为学者的楷模了。
本文关键词:威尼斯欢乐娱人城1099,洪迈,历,40年,心血,写的,随笔,为何,会,成为
本文来源:威尼斯欢乐娱人城1099-www.ahxinxicj.com